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 页 -> 社团活动 -> 种学绩文社 -> 正文
2019年风采录——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日期:2019-12-23 浏览次数:

1、微电161 郑泽彬

 

 

我叫郑泽彬,是来自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在学习方面,连续三年专业排名第一,三年综合绩点为4.56在科研竞赛方面,本科期间获得过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二等奖,陕西省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美国大学生交叉学科建模竞赛二等奖等,以第二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基于等离子体紫外辐射的强激光自动寻焦系统》,目前已保送到东南大学微电子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很荣幸今年能够再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大学前三年的生活,我感觉过得很忙碌但又很充实。从大二开始自己一直在参加各种科技类的竞赛,几乎每天都是在实验室与教室之间奔波,虽然有时会很累,但我却很享受这种踏踏实实学技术的感觉。关于学习和科技竞赛,我结合了自己的经历,给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善于总结,注重积累

刚接触科技竞赛的那会,我参加了理奥杯、计算机技能大赛、校科技节等科技竞赛,虽然竞赛的最终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我却积累了不少项目制作的经验和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更加有信心向今后更大的目标前进,于是在大二下期末我报名参加了恩智浦杯的智能车竞赛。智能车的制作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大二期末开始选拔队员,到最后7月份去参加比赛,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它也为我后面参加挑战杯和全国电子设计竞赛打了良好的基础。

“善于总结原因,平时注重技术的积累”是我在参加科技竞赛中体会最多的,科技制作难免会遇到问题,有多次尝试失败的,也有经过失败又成功的情况,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失败有失败的原因,成功也有成功的原因,如果我们善于总结分析,有心可以记录下这些,那么对于我们后续科研项目的发展会有很大帮助,也会使我们在项目中更加游刃有余。

记得当时在参加智能车的比赛中,我负责的是比赛新加元素环岛的识别工作,我当时使用了电感识别和摄像头识别两种方案,但刚开始两个效果都不够理想,后来随着比赛时间的临近,自己心里也是急到了心头。于是我仔细地分析了问题所在,不再是盲目地去调试参数,通过总结了前几次的失败原因,就每一种方案都进行了总结,并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最后改进了一些调试查看结果的方法,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效率,很快自己找到了环岛识别的思路,加上队友把车的机械结构改进后,环岛识别最终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又比如今年8月我参加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在比赛前我把比赛中可能用到的模块代码都进行了整理,包括软件算法和常见传感器模块的数据读取程序,考虑自己会遇到的各种极端情况,我提前做好各种应对准备,因此在四天三夜的比赛期间我有比较清晰的编程思路,而不是手忙脚乱,思绪紊乱,最后我们团队也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成绩。

2提前做好规划,合理安排时间

有时候,参加很多的竞赛难免会影响到学习的时间。对于自己的学习方面,我有时忙着做比赛,经常很少有时间花在学习上进行复习巩固,因此“提前做好规划,合理安排时间”显得比较重要了,那时每次周末结束前我会把竞赛和学习的时间提前分配安排好,一方面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比如把学到的知识尽量在课堂上消化,另一方面也会注重在比赛制作中的过程和效率,总结自己的错误和冷静思考问题,避免盲目调试,同时多和别人交流探讨,避免在一些粗心简单的地方浪费太多时间。

另外,在科技比赛的组队中,选好队友也同样重要,一个好的队友除了技术好之外,更重要的是你们之间可以相互理解,相互担当。不仅各自能把负责的部分做好,同时互相之间也能够提醒和帮助,从而能够在比赛中流畅地配合。这里,我也很想感谢和我一起组队的队友,大二那时候我参加了智能车、电赛、建模等比赛,有时候自己一个比赛脱不开身,正是他们的理解和承担,我们才能并肩作战,收获成绩。

3 脚踏实地,拥抱未来

回首大学这三年,我很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平台,对各种科技竞赛有很大的支持,也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们,给予我帮助许多,感谢当初的自己,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方向,没有荒废大学的时光,大学三年充实的生活让我获得了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如今在大四的学习生活中,我感觉更加有目标和动力,对未来的发展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最后,希望我的经历和建议对各位学弟学妹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所帮助,也希望你们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做一个合理的规划,利用好身边的平台和资源,敢于拼搏,多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更大的平台上展现更好的自己

 

2、通信162 孙赛楠

 

 

我叫孙赛楠,来自河北唐山,现在是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162班的一名大四学生。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学习心得,下面我将从学习、竞赛、生活三个方面和大家谈一谈我的本科生活。

首先,在这三个方面之前,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确定目标,找准方向。大学生活就是对今后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只有方向明确,学习的态度才会端正,我们做的努力才更有意义。毕业后无论选择工作或读研在本质上没有好坏之分,但都需要本科阶段的相关知识积累,所以我想,你要做的第一步一定是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选择。我是从大一刚开学就确定了要读研的想法,因此就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学懂每一门课程。

当你的方向明确,只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的向前走就好。在学习过程中,我觉得归纳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把知识传授给我们,接下来更重要的就是理解。学习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通过寻找对比、探究联系等方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架构来加深我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体会,理解了多少才等同于能力提升了多少。

在竞赛方面,我参加了数学建模竞赛,通过和队友的共同努力,我们获得了国赛二等奖,美赛一等奖的成绩。数学建模是一个团队协作的竞赛,对于锻炼我们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通过建模前期的培训以及比赛时的高强度作业,我们具备了在短时间内就快速学会一种方法并应用到一个实际问题中的能力,在美赛中也提高了自己的英文水平。因此,参加竞赛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同于课程的学习,但绝对是不可缺少的经历之一。

大一我参加了院学生会,并在大二担任了院学生会权益部的副部长。虽然排练节目、修改策划书、志愿服务等等活动会消耗自己的课余时间,但我真的觉得,那些时间都那么的值得。参加社团或者学生会,能让我们认识除了舍友之外的朋友,能让我们扩大自己的朋友圈,能在大一大二还有时间的时候多多进行志愿服务活动,这些都是大学生活中难忘的回忆,当你走到大四,回头一望,发现记忆中的不是一日三餐的琐碎,而是那些与众不同的日子。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3、电气162 邹凯星

 

 

我是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162的邹凯星,来自江西吉安。刚进大学不久,经过学校选拔进入教改班学习。曾获得“国家励志学金”、“校一等奖学金”等。下面,我将从学习,竞赛以及科研三个方面介绍自己并给大家一些自己的看法。

在学习方面,就我个人而言,其实也只能说是资质平平,并没有太多闪光的地方。大学前两年的成绩在专业排名并不是很靠前,但在大三学年中,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加权平均成绩91.66分,智育成绩位列专业第一。究其缘由,我认为是学习态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的好:态度决定高度。的确,想想自己前两年对待学习的态度,总是不把课程不放心上。大三这一年醒悟了,端正好自己的学习态度,时刻保持竞争和危机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在竞赛方面,我参加2017年第十一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并获得全国三等奖;2018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获得本科组一等奖;2018年参加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陕西赛区一等奖。参加学科竞赛,既是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又能从中学到书本当中不曾有的东西。比如在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过程中,一方面在锻炼自己的临场应变能力和触类旁通的意识;另一方面又能培养自己的协调运营能力,对自己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必然会有莫大帮助。

在科研方面,目前正在导师的指引下研究三维面型测量重建算法及其实现;除此之外,在学校以及院内老师提供的实验平台下,积极筹备“三菱电机杯”全国大学生电气与自动化大赛,着力对微电网方面进行研究。在我看来,除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外,有机会必须要进入老师的实验室,提前接触与专业相关的事迹项目工程,这将加强我们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能很清楚的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

 

4、电智171 宣梦克

 

 

 

我是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2017级电智171班的宣梦克。在校期间曾担任担任电子信息学社社长、机器人俱乐部技术部长。在校两年多时间里,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在校期间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陕西省二等奖、全国机械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等多项奖项和多项专利。先后获得吴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

我在学习之余还参加了一些比赛和课题,在这里想和同学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和教训。

有一个确定的方向:本科生要在自己专业和兴趣之间进行一个综合性的思考,并确定一个方向

首先要对当前自己专业的发展领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这是很重要的一步,不然,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就会陷入一个很尴尬的境地。比如,在某一个领域学习很多知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些知识根本没有什么用处,这不仅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精力。

建议在对未来迷茫的时候,去找自己的导师、辅导员和学长学姐去聊一聊,这样有助于自己对当前行业的认识;同时也要注意听取多人的建议,没个人的意见都不是完全的正确,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主观想法在里面。所以自己要对别人的建议好好思考,选择性的听取。从而有一个自己的方向,并且按照该方向去努力、去学习。

学习做事要深入:不管是学习还是做课题都要能够深入的理解原理,弄清楚理论。这样才能走长远

学习或是做课题都要深入其中,理解清楚理论知识,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只有对知识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才能不断进步,不然只会停留在表面阶段,看似做事很快,其实一旦遇到问题就很难得到解决。而要想理清楚理论,则需要消耗很长时间去学习,这样看似很浪费时间,实则有助于对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如此才可以走的更远。

关于比赛的一些建议:大学生要在学习之余可以参加一些比赛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很有帮助

目前,大学生虽然课程较多,但是还是可以抽出一些时间去参加一些有用的比赛。比赛可以加强对知识的掌握、提升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参加一些对自己有用的比赛。比赛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遇到困难要努力去克服,不能被困难打倒,可以在心里暗示自己:遇到困难才能进步,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想办法去克服它。

 

5、电气172 贾甸晓

 

我叫贾甸晓,是17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班的一名学生,很幸运能获得国家奖学金,现将本人基本情况及部分学习、竞赛经验介绍如下:

本人2018-2019年加权平均分91.39,智育成绩100.79,专业排名1/203。自入学以来,我获得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陕西赛区二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及若干省级和校级奖项。

大二这一学年对我来说是一个蜕变的过程,在这一年里,我的重心放在了学习上,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上课听讲,下课复习,作业及时完成绝不拖延,课余时间会去图书馆借与所学课程相关的书籍来加深自己对专业课程的理解。考试前我喜欢拿几张纸列一下专业课程的重点知识,基本上可以涵盖所有的重点内容,再结合PPT加以完善。掌握自己所列提纲中的内容,考试也就游刃有余了。同时,我坚持每天上自习,上一学年我喜欢在教室里上自习,如果无特殊情况,基本都会待到晚上十点半以后再回宿舍。一年下来,绝大部分专业课程都能考到90分以上,部分课程95分以上。成绩高也许不代表能力,但说明了一种认真学习的态度,希望大家都可以重视自己所学的课程并考出较高的成绩。

保证专业课程成绩是参加各种竞赛的前提。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去参与一些竞赛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大一时听理学院的一位老师提到了数学建模这项比赛,自己便想着去参加,但受制于当时个人能力有限,大一没有报名。在大二上学期,我很幸运的和两位非常优秀的学长学姐组队,去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他们的指导下,我开始对这个竞赛有了一定的理解,并最终在他们的带领下获奖。准备竞赛的过程确实很累,动不动就要加班加点,熬夜通宵也是常有的事,还要经历建不出模型、敲不出代码、写不完论文的痛。我个人认为,参与竞赛更重要的是过程,在准备的过程中既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能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做比赛肯定要放弃很多休息时间,而且要坚持,半途而废是没有意义的。做大型比赛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像数学竞赛英语竞赛这种性质的比赛,则不需要太多精力,更多的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厚积薄发,突击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如果可以,建议大家去参加电子设计大赛、“互联网+”等含金量更高的比赛,本人很遗憾在大学的前两年没有涉足这种竞赛。在保证学习成绩的同时,多去参加大型竞赛受益很大。

还有,多锻炼身体,健康的身体才是学习和做竞赛的保证。

 

6电子182 孙雪琦

 

 

大家好,我是来自自动化学院电子182班的孙雪琦(一个侥幸得了国奖的娃)。我个人比较内向,平时也不太娱乐,空闲时间比较多,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因此,成绩比别人稍稍高了一点点。

要真说有什么经验的话,首先是:勤奋。俗话说:“勤能补拙”大一的一个学年,我坚持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自习到10点半。这其中除了写作业之外,也会将上课没听懂的知识点再梳理一遍,如果还是不懂,就及时问老师、同学;对于老师上课强调的知识点也会再复习一遍。周末时,先写完作业,再进行适当的放松。一定不能先玩一通,等要交作业了,再临时抱佛脚,抄别人的。并安慰自己,我等以后有时间了,再自己做一遍。因为有时间的时候,我们还是会这样想,以后永远不会来。有人说“不逃课的大学不完美”、“高三都辛苦过了,大学该好好的玩一下了”,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先苦后甜才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把握好青春年华,努力丰富自己的见识,增长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是:擅于思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手误或口误,我们不能一味的照搬照抄,而是应该有自己的思考,试着去理解老师的思路。而且对于学到的知识,我们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试着总结不同的题型,不同的知识点,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体系。可能一开始,你会觉得这样的学习很累,但当你养成习惯之后,也会收益匪浅,因为在这其中,你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想法。这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自己思考也不意味着胡思乱想,对于含糊的,不确定的知识我们要及时与老师同学交流。

最后一点是:交友。刚进入大学,我们面对的都是五湖四海的同学,不再像以前,周围都是相处了好几年的朋友。很多人便想先跟舍友搞好关系。搞好关系没错,但“舍友干啥我就干啥”这种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如果你的舍友只喜欢打游戏,逃课,那你也要一起吗?不,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朋友圈。在这个圈子中,你会有所提升,有所进步,有学习的榜样。相信这样的你,终有一天也会成为别人的榜样!

一点拙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7、自卓185 李毅

 

 

 

我是李毅,湖南郴州人,是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185班的一名大二学生,获得2018-2019年度国家奖学金。能获得国家奖学金,我感到十分的荣幸。

在大一一学年当中,我的加权平均分91.7分,位列于信控系第一名,先后制作过基于C语言贪吃蛇小游戏,基于Arduino蓝牙音乐灯,基于51单片机的电动窗帘等项目,先后一次性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和大学四级考试,荣获过“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上大学以来,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学里对自学能力的要求,不论是课本还是参加科技类比赛亦或是做项目,很多东西老师可能不会讲,要靠自己去学习。对自学能力的要求在做项目和参加比赛的时候体现更为明显,因为在这过程中,你会碰到很多课本上没接触过的东西,这个时候是需要你自己去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去学习,如果想着通过老师来把相关部分弄懂,很多时候这个方法是行不通的。就拿数学建模比赛而言,每次出的题的背景可能和你的专业搭不上任何关系,这时候里面所涉及到的知识就需要你在短时间内去搜索查询,并弄懂它,因此对自学能力要求很高。所以在大学期间,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是件很重要的事情,而提升的办法,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去自学或者参加科技类比赛和做项目,慢慢的,能力就提升了。

关于学习,我认为大学生活不一定要全是学习,也应该要有其他方面的拓展,但是学习本身也不能成为你的绊脚石,因为无论是未来就业还是保研,学习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大一大二没学好可能感觉不到太多的影响,但一到大三的专业课学习,如果基础不扎实还是会吃很多亏的,另外学习不好影响最大的就是保研,保研主要参考的还是成绩。所以大学期间在保证学习不拖后腿的情况下,可以去培养自己其他的能力。

还有,在大学期间,建议多参加竞赛,大学里很多比赛都是以团队的形式去开展,在其中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其中包括团队整体协调、团队分工和合作等等,这些都是在中学阶段很难有的经历,而且也都是在未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能力,提前去接触对于未来就业会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在大学期间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Top